首页 | 新闻动态 | 政务信息公开 | 基层党建 | 公告公示 | 武家庄简介 | 特色产业 | 风貌展示 | 荣誉之窗 | 行政区划 
今天是:2014年08月08日 星期五 09:20:45  
 
公示公告  
   政务信息公开  
· 中武党发[2016]24号
· 中武党发[2016]23号
· 中武党发[2016]20号
· 中武党发[2016] 19号
· 中武政发【2016】12号
· 中武政发【2016】10号
· 中武政发[2016]7号
· 中武政发〔2016〕1号
 
 
中武党发[2016]23号
2016-06-28 16:37  武家庄人民政府网

 

中共武家庄镇委员会

武家庄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武家庄镇脱贫攻坚行动计划

(2016年--2018年)》的通知

各支部、村委,各站所:

经镇党委、政府同意,现将《武家庄镇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6年——2018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武家庄镇委员会

武家庄镇人民政府

2016年7月19日

武家庄镇脱贫攻坚行动计划

(2016年---2018年)

一、基本情况

(一)镇域概况

武家庄镇位于县城以西32公里外的黄土丘陵区,全镇国土面积183.95平方公里,辖13个村委、44个小组、65个自然村,4719户、14327口人,其中农业人口13542人。全镇共有武家庄、枣坪、石口头、冯家庄、张家庄、南曲、北沟、郝家圪垯8个贫困村,有1247户3641人的贫困人口,贫困人口占到全镇人口的25.4%,占到全县贫困人口的22%,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80元,是一个典型的西山贫困乡镇。

(二)资源情况

全镇耕地面积25701.9亩,林地面积4.16万亩,有经济林3.6万亩,其中核桃林3.4万亩、仁用杏等其他经济林2000余亩。全镇林草覆盖率56.2%。

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铁、铝矾土等。煤的储量大、品质优、埋藏浅,地质储量达11.6亿吨,已经开发的有山西省中阳荣欣焦化有限公司高家庄煤矿,位于武家庄镇上庄村,矿区面积40平方千米,地质储量3.3亿吨。

(三)贫困现状

全镇建档立卡总规模1864户5222人,贫困户数占全镇总户数的39.5%,贫困人口占全镇人口总数的36%。2014年、2015年已脱贫人口为617户1581人,未脱贫人口为1247户3641人。按照贫困权属分类,一般贫困户793户2501人,占贫困人口的68.7%,低保户417户1084人,占贫困人口的29.8%,五保户37户56人,占贫困人口的1.5%,其中残疾人口142户158人,占贫困人口的4.3%。根据贫困状况,致贫原因精确到户到人,可将贫困人口划分为两类: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为511户2476人,占贫困人口的68%,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736户1165人,占贫困人口的32%。

二、致贫原因

1、脆弱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灾害。目前,我镇仍然是分散式小农户家庭种养植模式,产业结构单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薄弱,很大程度上还处于靠天吃饭,农民的生活水平迟迟不能得到提高,收入增加比较困难。

2、农村适用技能培训少,农业专业技术知识薄弱。镇内常住人口以45周岁以上年龄为主,有知识的年轻人外出务工,一方面因常住人口整体素质偏低,传统小农意识严重,接受新鲜事物和新技术能力差,“等、靠、要”的依赖思想突出,造成农业专业知识推广困难,农民收入渠道单一现状很难改变,不利于农民自身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外出比例的增多,造成村内土地抛荒问题也相对突出,土地效益难以最大化实现。

3、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近年来,虽然新建或改造了基础设施,但是由于历史欠账较多,相比其他乡镇差距很大,尤其是道路建通建设严重滞后,已经建成的村通道路因建设标准较低,破损严重,给村民带来极大不便,制约经济发展。

4、产业结构比较单一、收入增加途径少。全镇仍以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在种植业上以核桃、仁用杏、小杂粮为主,主导产业为核桃产业,人均核桃面积2.4亩;在养殖业上主要是以养猪、羊、牛为主,均为家庭养殖,形不成规模,全镇共有养牛户48户存栏492头,养鸡户400余户共13000余只,养猪7户存栏375头,养羊户42户存栏2265只,占比很小。

5、因病、因残、因学和因婚致贫的人口较多。因病和因残使得很多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一时难以得到提高,近年来子女学费的不断增加,家庭负担不断增加,最后使得贫困家庭越来越多,最终使他们的经济状况陷入困境。

三、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部署,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为总要求,坚决做到“四个切实”、“六个精准”,以县委“八个一批”为重点内容,精心组织领导,重新理念机制,合理整合资金,使扶贫对象早日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如期完成脱贫任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在扶贫开发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在脱贫致富中的主体作用,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用政府推动社会力量支持扶贫,着力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2、坚持自力更生原则。教育引导贫困群众牢固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脱贫观念,激发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做好脱贫项目的选择、实施、管理工作。

3、坚持保护生态原则。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使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中得到更多实惠。

4、坚持合力攻坚原则。按照“统筹安排、集中使用、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的原则,整合各类政策资金,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有能力的个人参与扶贫,形成脱贫攻坚工作合力,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让贫困群众获得更多实惠。

5、坚持稳定脱贫原则。健全贫困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精确分析查找致贫原因,瞄准靶子,靶向治疗,精准制定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计划,提升贫困户自主致富的“造血”能力,确保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五、工作目标

到2018年全镇建档立卡扶贫对象稳定脱贫,8个贫困村全部如期脱贫。

具体路线图为:

2016年全镇脱贫657户1935人,3个贫困村脱贫(武家庄、枣坪、南曲);

2017年全镇脱贫485户1402人,3个贫困村脱贫(北沟、张家庄、郝家圪垯);

2018年全镇脱贫105户304人,2个村贫困村脱贫(冯家庄、石口头)。

六、脱贫标准

1、贫困人口精准脱贫标准:到2018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即: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①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至少掌握一项就业创业技能,参与一项增收项目,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且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同期国家确定的扶贫标准,并力争达到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的50%以上。②未成年贫困人口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新生代劳动力具备转移就业基本素质,贫困代际传递得到有效遏制。③低保户、五保户每人每年保障性收入超过同期国家确定的扶贫标准。

2、贫困村脱贫标准:贫困户96%以上脱贫,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70%以上,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达到”七有”标准,即:一是有主导产业;二是有专业合作社;三是有达标合格的村卫生室及医生;四是有综合性村民活动场所;五是有硬化的通村公路,六是有良好的村容村貌;七是有集体收入。

七、精准扶贫主要措施

(一)坚持瞄准贫困村贫困户,确保对象识别精准

1、规范建档立卡。按照户有卡、村有册、镇有簿的要求,推行扶贫对象实名制管理制度,对贫困村建档立卡精准核查,统一识别标准、统一数据口径,动态掌握基本信息,实行脱贫销号、动态管理。

2、制定脱贫计划。找准建档立卡扶贫对象的致贫原因,精准制定减贫计划,提出精准扶贫专项方案和年度计划,明确脱贫目标任务和重点措施,做到对号入座、逐年销号。

3、建立帮扶台账。明确扶贫进度,倒排脱贫工期,硬化帮扶措施,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挂图作业,确保项目资金、帮扶力量和监测评估到村到户,精准脱贫。

(二)坚持因村施策因户制宜,确保帮扶措施精准

针对我镇贫困人口复合型致贫原因,分别采取综合类精准脱贫措施,按照五个一批要求,对需要产业扶贫的748户2185名贫困人口、需要搬迁脱贫的187户546名贫困人口、需要生态补偿脱贫的37户109名贫困人口、需要教育扶贫的75户218名贫困人口及需要兜底保障无劳动能力的200户583名贫困人口,综合运用各种政策,给予扶持和兜底,确保实现稳定脱贫。

1、发展特色产业脱贫一批。对有劳动能力和经营能力的贫困人口,综合运用各类扶持政策,发展产业,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一是继续做强做大核桃产业。进一步加大科学管理管护的力度,确保核桃林建康发展;长期不懈地推广高接换优等技术,将一批放任和低产的核桃林地进行改造,打造全镇统一的核桃品牌,增强核桃竞争力;2016年完成南曲、北沟2行政村1100亩的核桃林高接换优,2017年完成福禄峪、郝家圪垯、张家庄、北沟、塌上5个行政村2900亩的核桃林高接换优,2018年完成刘家圪垛、上庄、冯家庄、石口头、刘家庄5个行政村3100亩的核桃林高接换优。通过组织核桃种植户成立专业合作社,建立标准化的核桃示范园,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倾斜,带动核桃产业向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力争实现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同时积极筹建核桃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核桃综合产值,进一步提高核桃产业综合生产能力。2016年全镇实施石口头、冯家庄、武家庄、刘家圪垛、上庄、福禄峪、枣坪7个行政村3398亩核桃示范园的管理管护;2017年实施南曲、北沟、张家庄、郝家圪垯、塌上、刘家庄6个村3500亩核桃示范园的管理管护;2018年实施南曲、北沟、塌上、刘家圪垛4个村2200亩核桃示范园的管理管护,同时做好核桃保险的宣传、引导,实现减产不减收。二是大力发展畜牧业。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大户”养殖模式,提高贫困农民参与特色产业的组织程度,通过贷款贴息、定额补助等方式重点扶持贫困农户发展规模种养业,实现农民增收。同时鼓励和发展蔬菜大棚、小杂粮种植等产业,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三是建立小杂粮种植加工基地,在8个贫困村新垫耕地4200亩,种植小杂粮,并建成一座小杂粮加工企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2、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一是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发展中心村。2016年,我镇计划集中安置156户、596人,分散安置40户136人。武家庄村依托小城镇建设,借助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机遇,拆除老、旧、危房,新建100套新房,集中安置100户340人;塔上村、南曲村、北沟村、郝家圪垯村依靠国家异地扶贫搬迁政策,集中移民133户550人 。二是狠抓采煤沉陷区治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017年我们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24户500人,并紧紧抓住采煤沉陷区治理这一政策机遇,重点解决郝家圪塔(小圪垯、寺上、赵盘庄、庙梁、南岭、郝家圪塔)、上庄(阳塔)共7个小组350户1315人的异地扶贫移民任务,主要安置点是郝家圪塔中心村5户20人、武家庄镇城镇建设安置76户265人,县城分散移民安置269户1030人。其他行政村分散移民安置70户238人。三是集中完善中心村建设、进一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18年我们将健全完善新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中心村集中安置92户292人,县城分散移民40户140人,将移民的贫困群众都能享受扶贫政策机遇。同时,对建档立卡对象中的无房户和D级危房户,进行危房改造。引导和规范村民集中建房,探索适合贫困地区群众安居新模式。

3、劳动力转移就业脱贫一批。对初高中毕业生实行免试免费、宽进严出的职业教育,大力培养种养能手、致富带头人、农民技术员、农业合作社领头人。对贫困劳动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专业合作组织管理、手工艺技能、转移就业创业技能等各类培训,做到“应训尽训”,提高贫困户增收致富能力。依托北航在我县帮扶的机遇,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开展订单定向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加大护工培训宣传力度,争取更多的人走出去。积极开发保洁员、协管员等公益性岗位,鼓励企业开发爱心工作岗位,实现贫困户富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就业脱贫。同时探索农村经纪人的培育,通过培育农村经纪人,使农民和市场接轨,改变传统的自种、自养、自销方式,不断增强群众的市场意识,引导群众通过多渠道、多方位、多途径的开展一些增收项目。

4、增加资产性收益脱贫一批。支持引导贫困村、贫困户自愿将农村土地、森林、荒山、荒地等集体资产以及个人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进行流转,直接取得资产收益。鼓励将以上资产量化折股设立农民股份合作社,入股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增加资产收益。鼓励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共同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成立经济实体,明确其吸纳一定数量贫困户劳动力就业,通过引导贫困户参与生产和创收活动、减免贫困户生产费用、提供优惠价格服务等方式,增加贫困户收益。

5、社会帮扶脱贫一批。鼓励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各界作用,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社会组织(团体)、志愿者和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积极调动起来,在自愿的前提下,按照“先富帮后富、共同奔小康”的目标,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促进困难群众充分就业、干事创业、脱贫致富。

6、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加强低保对象分类管理,按照因残因病因灾类别精准识别低保对象,将符合享受五保、低保政策的贫困户,按条件和程序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没有收入来源的贫困低保对象予以重点保障,充分利用民政、医保、社保、残联等补贴资助政策,对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低保户,进一步加大财政扶贫补助力度,确保特殊困难群众精准兜底。鼓励、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开展爱心活动,加大扶持救助力度,帮助渡过难关。到2018年底,全镇医保、社保参保率达到100%,兜底解决200户583名贫困群众脱贫。同时,推行光伏产业项目,推动光伏扶贫产业发展,使之成为农民稳定收入的重要部分。

7、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对建档立卡中贫困家庭子女在坚持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同时,为其联系安排进入我镇中小学就读,确保子女义务教育从优不辍学;对考入大中专院校的,为其联系助学金或者给予资金支持,假期为其联系安全的勤工俭学工作岗位,确保考入大中专院校的贫困户子女顺利完成学业,通过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完成非义务教育学龄段学业教育的路径与方法摆脱贫困,拔掉“穷”根,防止贫困代际遗传。

8、搞好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积极落实上级有关部门关于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坡耕地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项目和政策,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充分利用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和天然林管护专项资金,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同时大力引导支持贫困群众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加快发展林下经济,积极推广林果、林菌、林药等复合经营模式,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三)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围绕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需要的水、电、路、住房、信息、素质提高、产业建设等需求,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提高保障脱贫能力,加快脱贫步伐。

1、持续改善基础条件。一是抓好交通建设。坚持“对外扩大联通,对内提等升级”,抓好塌上—刘家庄、武家庄—刘家圪垛,福禄峪—上庄三条出境道路建设和武家庄—普善庄矿区路建设,完善和提升道路通行水平,重点解决好贫困村群众的行路难问题。二是抓好水利建设。重点解决贫困村安全饮水问题。三是抓好电力建设。全面解决贫困村和易地扶贫搬迁村用电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问题。四是抓好“美丽乡村”建设。集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实现集镇和常住人口300人以上的农村聚居点垃圾处置全覆盖。

2、发展公共服务事业。大力改善教育基础设施,实现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到2018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完善公共服务行动计划,进一步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条件,贫困村有标准的卫生室,建筑面积达到规定标准,基本医疗设备、药品配备齐全、有取得经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培训合格的乡村医生。组织开展乡村医生轮训,提高贫困村乡村医生的能力和水平。加强贫困村文化建设,有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和体育健身器材等,民族文化娱乐活动场所有保障。积极开展文化扶贫,开展文艺节目、电影等进村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武家庄村、张家庄村建设两个敬老院,解决特殊贫困户老有所养的问题。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2-2015中阳县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阳县人民政府    网站备案编号:晋ICP号07003237          

地址:山西省中阳县新城区     电话:+86-0358-5302678  邮箱:sxzyzfw@163.com